落在作業本上的眼淚:在簡短的對話中,我看見孩子焦慮背後的無助與期待

對課業相當謹慎的孩子

小謙是個非常認真的孩子,他的筆總是整齊排列,作業本乾乾淨淨,字跡小心翼翼,彷彿深怕一個錯誤,就會讓努力化為烏有。

剛轉來耶加時,媽媽說他成績不錯,但升上中年級後,開始對學習感到焦慮。作業一多,他的眼淚就掉下來。媽媽心疼他努力,卻學得這麼不快樂。

當時我以為這樣的孩子應該很好帶,只要多鼓勵就好。

但我錯了….

原來他無法接受「不會」

才一週,我就發現了一個模式。當遇到稍難的題目,小謙會愣住,手指緊握筆桿,眼神飄忽不定,然後眼眶泛紅。

「老師,我不會。」他的聲音細小,卻藏不住不安。

「沒關係,我們來看看題目——」

「這太難了,我不會!」話還沒說完,他的眼淚已經滑落,彷彿這樣就能逃離「學不會」的現實。

這樣的情況,不只發生一次,而是週週重演。

「學習應該是馬上就會的,不是嗎?」

我試著安撫:「沒關係,老師陪你一起。」但幾週過去,他的焦慮沒有減少,甚至變更嚴重。

有天放學後,我問他:「小謙,你覺得怎樣才算是你學會了?」

「老師教完,我馬上就要會啊…」

「那如果學不會呢?」聽到我這樣問,他皺起眉頭,小聲地說:「那可能就是我太笨了。」

這句話,讓我終於明白——他害怕的不是學習,而是學不會這件事代表自己「不夠好」。

他無法接受自己不懂,遇到挫折只能逼自己快點學會,最後還是消化不了,只能崩潰。

我們試試看,只進步一點點

我知道,真正該幫助他的,並不是課業,而是學習的心態。

「你不用一次就學會所有東西,但我們來試試看,今天多寫對一題,好嗎?」

他皺眉,顯然不理解這樣的挑戰有什麼意義。

「如果你今天多學會一點,那是不是比昨天更厲害了?」我笑著問。雖然他沒有立刻回答,但眼神裡的動搖,讓我知道他開始思考這個可能性。

這樣的挑戰持續了幾週。一開始,他還是會焦慮,小考前依然緊張得睡不好。但漸漸地,他發現:「進步一點點」真的可以,學習不一定要一次到位。

直到有一天,他很快地寫完學校的數學作業,拿給我看時,靦腆地說:「老師,我不確定有沒有算對,一開始不會,但後來想了一下,然後就寫出來了。」

我笑了:「那你是不是比昨天更厲害了?」這一刻,他終於不再害怕「學不會」,而是願意給自己時間學會。

學習,不是比誰快,而是比昨天更好

現在,小謙遇到不會的題目時,不再立刻崩潰,而是試著靜下來思考。他的媽媽也告訴我,這次段考,他的數學成績比上次進步了15 分,而最讓她感動的是,考前一晚,他不再焦慮得睡不著,隔天能精神飽滿地去學校。

這段陪伴小謙的時間,我發現,不少孩子不是不努力,而是害怕「努力沒有用」。如果孩子覺得學不會就代表自己很笨,他遲早會選擇放棄。

在耶加,我們看過幾個像小謙一樣的孩子,他們不是不努力,而是「害怕學不會」、「害怕自己不夠好」。當學習成了一場不能輸的競賽,當錯誤被視為失敗,孩子就會對學習產生恐懼,最後,連嘗試的勇氣都沒有了。

或許,你的孩子也曾經因為學不會而感到崩潰;或許你也擔心,他的學習只是為了避免犯錯,而不是為了真正理解,但別擔心,學習可以用更健康的方式進行,讓孩子找到適合自己的節奏,不再害怕學習,重新建立信心,這正是我們每天在做的事。

如果你也希望孩子能夠擁有穩定的學習步調,能在壓力中學會調適,或許,耶加能給你一個不同的答案。

⋯♡⋯⋯⋯♡⋯⋯⋯♡⋯⋯⋯♡⋯

✤ 耶加小一新生說明會開放報名中|為孩子規劃學習藍圖!✤

了解 耶加教育機構▹▹https://reurl.cc/GnVxbW

報名 小一新生家長說明會▹▹https://reurl.cc/348pDX

這不只是一次選擇,而是為孩子鋪設未來的道路。

Share 分享本文

Related Posts 相關主題

Follow Us

Read More 延伸閱讀